课程表
在为期两周的课程中,我们首先关注可视化的基石——表示性映射 (representational mappings),理解从数据到视图的完整转换链条。在第二周,我们将深入特定主题的可视化实践,探索不同数据类型、颜色应用、地图可视化和动画叙事的设计方法。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将建立起对交互式可视化的系统认知,掌握从概念到实现的完整设计方法。通过评价、练习和独立研究,学生被鼓励将课程所学应用于创意项目、毕业设计或个人作品集中。
第一周 可视化基石
第一天,我们将开始绘制“信息图的信息图”,解构从数据到视图的转换过程。第二天,我们将走近“数据表示”,讲解数据表示在整个可视化过程中所承担的角色,建立数据思维。第三天,我们将走近可视化分类学,探讨作为顶层“视觉表示”的各类图表和可视化分类学对信息传达的便利性作用,批判分类学的价值和局限性;探讨作为底层“视觉表示”的标记和通道如何通过编码规则将抽象信息转化为可感知的视觉元素,构建数据的基础图形元素。第四天,我们会走近“视图”,关注可视化系统中最接近用户的层面,探索视图操纵技术,对大量的交互式信息可视化案例进行分布式分析。第五天,我们将组织一次翻转课堂,鼓励大家通过分享自己对所选案例的分析,让其他同学无需查看你的案例,也能形成经验性的洞察和启发。

第二周 可视化专题
第六天,我们会探索可视化中的“交互设计空间”,通过协作式工作坊,将个体分析结论转化为集体性的设计经验和智慧,为原型设计阶段奠定方法论基础。第七天到第九天,我们将专注可视化专题实践,围绕颜色、地图、动画等三个话题,从更丰富的视角深入特定领域的可视化设计方法。我们还将组织设计提案一对一、开放 Office Hours,参与式地帮助你将前期积累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的设计实践。

Written with Purpose by 江治邦 2024 年 10 月 29 日
最后更新于